当前位置:首页  >  技术文章  >  钳形接地电阻表如何测试接地电阻

钳形接地电阻表如何测试接地电阻
更新时间:2025-03-13      阅读:101

钳形接地电阻表如何测试接地电阻?

钳形接地电阻表测试接地电阻:分场景操作指南(附避坑要点)

一、测试前必做的 3 件事


设备自检

开机后钳口闭合,屏幕显示 “OLΩ"(超量程)为正常;

用标配5.1Ω 测试环校准:钳住环体,读数应在 4.85~5.35Ω 内(±5%),否则需送修。

注意:长期未用(>3 个月)或低温环境(<0℃)需预热 5 分钟。

场景判断

多点接地(如变电站主接地网、建筑防雷引下线):直接用双钳法,无需断开线路;

单点独立接地(如杆塔、设备单独接地体):必须用地桩法(需插入 2 根辅助电极)。

环境检查

避开强电流设备(如运行中的电机),距离>5 米;

清除钳口异物(锈迹、油漆),用酒精棉擦拭,确保金属接触。

二、钳形接地电阻表双钳法(90% 场景适用)操作步骤:


▶ 步骤 1:钳住接地回路


张开钳口,卡住单根接地扁铁 / 引线(如防雷引下线),确保钳口闭合(无 “钳口张开" 符号);

避坑:不要同时夹住多根并行引线(会分流导致阻值偏低),不要夹到绝缘层(如包裹的 PE 材料)。


▶ 步骤 2:抗干扰设置


按 “滤波" 键切换模式:

普通场景(如小区配电箱):默认 “工频滤波"(50Hz 屏蔽);

强干扰场景(如变电站):切换 “100Hz 滤波"(过滤高次谐波)。

▶ 步骤 3:读数与记录

稳定后按 “HOLD" 键锁定数值,注意:

“L0.01Ω":阻值<0.01Ω(正常,如铜排接地);

“OLΩ":超量程(>1000Ω,可能开路或接触不良);

连续测 3 次,偏差>10% 需排查(如腐蚀点)。

▶ 案例:某基站馈线接地测试
钳住馈线接地排单根引线,滤波模式下读数 0.8Ω(<1Ω 合格),并行 3 根引线分别测试,阻值均<1Ω,判断接地良好。

三、地桩法(单点接地专用)操作步骤

▶ 步骤 1:布置辅助电极

插入 2 根地桩(标配 40cm 钢钎):

距离被测接地体20 米(如杆塔),呈 “一" 字排列,避免与地下金属管道平行;

土壤干燥时浇水湿润(降低接触电阻),冻土区需破冰。

▶ 步骤 2:连线与测量

红线接 “P1" 桩,黄线接 “C1" 桩,黑线接被测接地体;

按 “地桩" 键切换模式,等待 10 秒稳定(避免晃动引线);

避坑:禁止在雷雨时测试,地桩插入深度需>30cm(防止浮土影响)。

▶ 步骤 3:数据验证

对比双钳法(如有):单点接地阻值应>双钳法测值(因双钳法含并联分流);

例:某变压器独立接地,地桩法测 3.2Ω(<4Ω 合格),双钳法测 1.1Ω(因与其他接地体并联)。

常见错误与解决方案


错误操作现象解决方法
钳口夹到油漆层读数 100+Ω(实际应<1Ω)刮掉油漆,露出金属,重新测量
多点接地误用 “地桩法"阻值远高于设计值改用双钳法,或断开其他接地支线后测单点
地桩距离过近(<10 米)数值波动大(±20%)按规范保持 20 米,或改用 “三角法"(两桩距 15 米)
未关附近变频器读数跳变(如 0.5→5Ω)关闭设备,或切换 “高

五、安全与效率提升技巧


高压场景:在 10kV 及以上设备测试时,需穿戴绝缘手套,先验电再测量(钳表需通过 600V 耐压认证)。

防爆区域:石化 / 油气场景必须使用 Ex 认证型号(如 Exia Ⅱ BT3),测量前释放人体静电(触摸接地体 3 秒)。

快速定位隐患:对长接地扁铁每隔 5 米测一次,阻值突变>30% 的位置即为腐蚀 / 断裂点(如某变电站扁铁中段阻值从 0.3Ω 突升至 4.1Ω,开挖发现焊接点锈蚀)。


总结:双钳法优先(免拆线),地桩法兜底(单点),核心是确保钳口 / 地桩与金属可靠接触,善用滤波和多次测量。记住:读数稳定≠结果准确,结合场景验证(如历史数据、设计值)才能避免误判。


(操作依据:DL/T 475-2017《接地装置特性参数测量导则》,特殊设备需参照说明书)


电话 询价

产品目录